[摘 要] 英语视听说课程是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阐述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的理论依据,然后分析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 高职英语 视听说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高职英语视听说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必修技能课,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视听材料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融视听于一体进行教学的语言实践课。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视听说课程,选取最新的、多样化的视听内容,融视听说于一体,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将语言学习及运用结合起来。实践证明,该课程学生比较喜爱,对于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视听说课程的开设依据

特瑞苏拉实验证明,人的感知主要由视觉和听觉获得。英语学习中,视觉和听觉结合共用可以达到较好效果。Tomalin指出,视听课堂使两种语言成为可能:屏幕本身散发的语言和学生对屏幕所发生的事件作出反应时使用的语言。前者为语言输入,后者为语言输出。在成功的英语视听说课堂上,学生能积极调动视觉、听觉和大脑解码能力来获得语言输入,通过发表意见进行语言输出。贝立兹多媒体教学效果统计分析表明,采用以下教学方法3天后,学生掌握情况差异显著:单独听音教学方法的只能掌握10%;单独阅读掌握度为20%;“视”、“听”结合可掌握68%;“视”、“听”、“说”结合使用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则高达96%。

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给予足够重视

视听说课教学仍停留在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师生互动较难进行,学生参与机会较少,缺少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视听说课程教学效果。

2.真实语境较少,文化学习被忽视

在传统视听说教学中,文化被看成是与语言脱离的教育目标,出现了重视语言能力培养而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倾向。如学生对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兴趣高涨,却对其来历却知之甚少。

3.教材建设滞后,教学素材陈旧

现阶段,适合高职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的教材数量和质量都不足,很多视听说教材就是本科教材的简单压缩,不但内容陈旧,形式枯燥,而且未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这不仅造成学生看不懂、听不懂、不会说,而且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老师和学生的能动性,严重影响了视听说课的教学效果。

4.注重终结性评价,缺少科学的评价体系

很多高职院校视听说课对学生的评价比较注重单一的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成绩大多采取期末考试的测试形式,并且测试只进行听方面的技能考核,对于其他技能却不予考核。因此,这种评价机制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作出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

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对策

高职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高职英语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解决视听说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视听说课应采用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视听说课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应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创建比较自然的言语交际条件,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在真实交际场合的英语交际能力。

2.采用交互式教学方式,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

在视听说课堂中,交互式教学就是师生间、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及课文之进行双向或多向交流。交互式是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不只是认知信息方面的,更重要的是情感信息的交流和互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充分交流、讨论、争辩、合作以及教师的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交流中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建立起合作与竞争的生生关系。

3.精选教材,精编课件

视听说课教学内容应选择形式多样的、内容广泛的真实素材。因此,我们选择教材的原则是:难易适中,长度适宜,内容广泛,知识性强,趣味性强。我们以《英语口语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语听力教程》(同上)为主教材,辅之奥斯卡经典影片及网络视频节目为视听说课材料。教师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某种教材,应以因材施教为出发点,精心组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编有高职特色的视听说教材和课件。

4.综合评价学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生评价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我们确立的高职视听说课程考试模式为:(1) 平时考试:平时课堂上进行的小测试。(2)听力考试:以一段音频作为题目,进行听力考试。(3)口语考试:以一段音频或视频媒体作为题目,进行口语考试,等等。成绩的组成为:平时成绩占30 %(平时考试、出勤和学生表现);期末考试占60 %(听力考试和口语考试);学生自评及互评占10 %。

结 语

总之,高职英语视听说课是一门新兴课程,在目前的教学实际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更应该明确教学目的,特别是教学过程中应平衡“视”和“听”的输入和“说”的输出,在教材选择、课堂活动设计以及授课效果评价等各方面都应注意服务教学,始终以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为最终目标,以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2]王镇平.高级英语视听说[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严红美.浅谈影视片段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绥化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