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特点,分析铁路、公路建设对试验与检测人才的需要,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双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校内课程体系与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顶岗实习与就业三方面深度结合的“双融共育三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机制

课题项目: 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资助“十二五”规划课题《“双融共育三结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主持人:段东旭。(项目编号:GZYGH2011025) 。

2010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第二批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要求有关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建设院校举办方,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要求,引导建设院校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1]因此,如何构建适合于院校自身特点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成为各高职院校争相探索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骨干建设院校之一,依托铁路行业深厚背景,各级政府重点支持的双重优势,针对铁路建设行业、施工企业特点,创新机制,优化模式,提出了“双融共育三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双融:指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结合6s管理理念,将企业岗位从业标准和企业文化双双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企业岗位从业标准为职业能力培养的依据,企业文化是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基础。共育:指人才培养做到培养方案共商,培养过程共管,培养效果共评,培养结果共享,最终实现人才校企共育,体现校企深度合作。三结合:指校内课程体系和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实现授课内容紧跟施工进度;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实现工地现场技能与校内学习场景设置无缝对接;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现实习任务与实际工作内容无差异过渡。“双融共育三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示意见图1。

料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学院与集团公司、系部与分公司(项目部)、教研室(专业)与项目部(工区)、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的模式进行多层次紧密型合作办学,提出了关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几种机制。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建设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制订相关规章制度,以解决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训基地建设和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等问题。

(1)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细则,制订企业兼职人员岗位职责及聘任考核办法,明确企业人员兼职系副主任、教研室副主任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薪酬待遇。

(2)建立学生劳动保护制度、安全保险制度,由系部及企业项目部共同制订《顶岗实习安全管理细则》、《顶岗实习期间师生安全应急预案》。

(3)根据学院绝大多数毕业生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带薪顶岗实习的实际,制订合理的报酬制度,让学生安心顶岗,乐于实习。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针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专业建设上就是形成系部对接项目部、教研室对接实验室、系部专业教师对接工地试验检测人员的三级对接组织形式,其机构组成见图2,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紧密立体合作,做到课程设置对接施工过程、教学内容对接试验项目,实现企业主导,双方参与,灵活学期,内修外炼。

(1)人才培养方案的校企共商机制

完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度,形成企业主导办学和专业建设的协调机制。组建由企业专家、优秀校友、校内资深教师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不定期召开1~2次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半年针对企业人才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下半年根据企业施工动态对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进行深入研讨,做到培养过程动态调整。

(2)教学团队建设的互派交流机制

①设立企业专家大讲堂,构建信息沟通平台。邀请实验室专业人员、校友每学期举行两到三次关于施工现场试验检测技术发展的讲座和专题报告,做到及时、深入了解企业施工内容和项目建设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安排。

②实行学院专业教师和施工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互派交流机制,结对开展实验室建设、课程标准制订、合作科研项目等,达到校企双方人力资源的优势互补。由项目经理担任系专业副主任,由工地实验室主任兼任教研室副主任。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取得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在工地实验室担任实验室副主任、试验检测技术负责人及质量负责人等关键技术岗位。

③专任教师三年内至少下现场锻炼一次。顶岗锻炼期间,积极参加企业生产,与工地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工、同酬,完全接受项目部管理;企业试验检测人员进入学校承担部分授课任务,指导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企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3)实训基地共建共享的互补更新机制

①除工地常规试验项目外,补充建设工地试验室必须进行投资较大、频次较少的实验项目,服务工地试验室,做到资源互补。

②结合施工工地流动性大、区域性广的特点,做到“基地随着企业建,实训跟着工地干,教学围着项目转”,项目设在哪里,基地建在哪里,丰富实训内容,满足多样化教学需要。

③由企业一线试验检测人员和教师组成合作小组,联合组建校内试验检测中心,结合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研究制订检测中心建设方案,功能定位、运行机制及规章制度,满足校内教学与工程检测项目的双重需要。

(4)人才培养环节适应施工工期的灵活调整优化机制

做到“产学周期同步,紧跟工期设学期,结合进度讲内容”。打破传统的学期设置方式,结合工程工期适当延长或缩短学期,根据工地试验室的工作流程、工作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实际工作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试验项目组织教学,分组分批轮岗学习,将实验室所有试验检测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5)服务企业双方受益的长效合作机制

①由企业一线试验检测人员和教师组成合作小组,联合组建校内试验检测中心,开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共同研究解决工程技术难题。针对具体工程项目,优化混凝土及其他混合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②校内教师参与工地试验室、拌和站的组建和标准化管理,为企业人员进行新规范的讲解,新仪器的使用操作培训。

③结合工程工期,在冬歇期或生产任务淡季,为企业员工举行试验技能大比武活动,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是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的有机统一、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形成的教、学、练、做,教师与学生,课堂与工作场所密切联系、相互配合的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工学结合重点是做到工作中有学习,学习中有工作[3],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1)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保障机制

完善顶岗实习学生共管、人才共育的机制,做到实习环节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顶岗实习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顶岗实习的全部学生和全部内容,包括企业兼职教师的选拔和聘任,实习任务的选取与下达,实习效果的检查与评定等各个环节。

(2)利用试验室仿真综合教学平台开展模拟教学,虚实结合,学练一体

充分利用中心试验室仿真综合教学平台,实现模拟教学和理论教学统一。通过该平台完成试验、结构检测等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并能够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技术开发。

(3)教师下现场一个目的三项任务的多赢机制

认真执行教师定期下现场的制度,实现一个目的:工学深度结合;完成三项任务:教师下现场提高技能;带领学生进行现场教学;兼顾服务企业,做到“下一次现场,锻炼一批学生;服务一个企业,培养一批人才”。

(4)企业主导、学校实施的学生技能评价机制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选择结合工地实际内容合理选定,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收集教学资料及工程案例,评比优秀的毕业设计依据《学生实习实训奖励办法》给予奖励。对顶岗实习期间表现突出,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的优秀顶岗实习学生依据企业项目部共同制订的《学生顶岗实习成果申报及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5)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紧密结合的就业准入机制

结合试验检测人员职业资格标准,将试验检测人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将职业证书纳入技能考核体系,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相结合,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参加岗位应聘、准予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使毕业生“双证率”达100%。

结 语

针对铁路建设行业、施工企业特点,结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双融共育三结合”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寻找与把握校企双方利益平衡点,不断规范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及激励制度,实现校企合作组织运转的常态化,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这不仅对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同时对其他同类高职院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z].教高函[2010]27号,2010-11-30.

[2]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13-15.

[3]陈解放.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高职类型特色创新的抓手[J].西北职教,2008(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