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我分化是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个体心理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外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与焦虑呈负相关,与自主能力呈正相关。本文通过研究自我分化能力与学习效果的相关性,探讨提高学生自我分化能力的有效途径以及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有效策略,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 自我分化 焦虑 自主学习 学业自我概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2年科研计划项目12JK0302阶段性成果。

美国心理学家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为研究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开拓了新的视角。自我分化能力作为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区分理智思维与情绪反应的能力,即在重要关系中平衡亲密与自主的能力。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其心理更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更强。[1]

国外研究表明,自我分化与社会焦虑、人际关系、心理社会发展、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以及心理适应、心理健康都密切相关,主要研究结论如下:[2]

1.自我分化与焦虑呈负相关。Bowen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自我分化水平与他体验到的焦虑呈显著负相关。Nancy则发现自我分化不良的个体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更能体验到内心的痛苦和焦虑。Skowron认为,自我分化水平高的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调整和社会问题解决技巧。

2.自我分化与自主能力呈正相关。一些自我分化与自主性的研究结果指出:青少年若和父母的情感是隔离的,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越低,自我分化水平和适应能力也越低(Williams & Small,1986)。

Bowen自我分化理论也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但国外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家庭治疗和心理咨询方面,而国内有关自我分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研究只在介绍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时提及自我分化的概念,还未见实证性研究。本文将自我分化能力引入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助于降低其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增强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影响其学业成绩。

学习者的自我分化力

Bowen的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家庭是一个情感系统。系统中的成员在情感上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在学校生活中,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老师似家长,同学似兄弟姐妹。在班级中,班级成员之间不可避免地在思想和行为上会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好坏、自我分化能力的高低以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都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个人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与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有很大联系。

根据鲍恩的家庭系统理论,分化能力高的人一般具有独立的思想,能坚持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目标,能够理性地看待事物,不易受他人的影响,而分化能力低的人要么没有主见,摇摆不定,要么完全忽视别人的想法和意见。同样,在学校生活中,自我分化能力高的学生一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勤于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而且他们一旦认准目标不会轻易放弃,最后的成功往往属于他们。

本文从“自我分化力”的角度入手,结合内外因等不同因素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造成学习者学习成绩巨大差异的原因,为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自我分化能力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1.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

学业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学业能力的一种自我知觉,是个体对自我学习能力的比较稳定的看法,是学生对于自己完成某些任务的自我评价和判断。[3]

学业自我概念会对学生选择何种学习任务、遇到困难的坚持性及在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产生影响。以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为例,由于他们在学习上不断经历失败,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丧失信心,最终产生强烈的习得性无助感。为了避免失败,他们逃避学习、学习动机逐步降低,学习成绩自然就会越来越差。由此可见自我概念的形成会受到学业成绩的影响,而已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反过来压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尼克洛斯(Nicholls)等人认为,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投入有两种方式,一种叫任务卷入(task involvement),另一种叫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任务卷入是指个人希望通过自主地完成任务来发展自己的能力,任务卷入者不会把成败看作是对自己自尊的威胁,它可以增强个体完成任务的内部动机;自我卷入是指个人通过与别人比较,以成功或挫折来肯定或否定自己的能力,它往往与自尊相联系,削弱个体完成学习任务的内部动机[4]。目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属于自我卷入,他们常常根据老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以及态度,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这正是学生自我分化能力偏低的表现。我国的教育教学通常是更多地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情感认知方面的因素,显然这样会加剧自我概念偏差的那些学生的挫败感,因此这类学生就会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久而久之就会丧失学习动机,产生厌学情绪。

3.自我分化能力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影响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3]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好的学习策略不一定会适应所有的学生,因为不同个体之间会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

自我分化能力低、自我概念偏差的学生通常会把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差、思维迟钝、记忆力差或任务难度太大等因素。这些学生常常是在外力强制下学习,他们不愿意主动地学习,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索性破罐子破摔。他们更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认知策略方面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科学的学习计划;在记忆策略方面表现为不能有效地使用记忆策略,如借助语境和联想来记忆单词,达到举一反三,不会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归类。

提高学生自我分化能力的策略

1. 引导学生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成就水平高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努力不够,即使失败也不灰心,相信努力与结果之间具有依随性,不产生无力感,表现出积极的行为。成就动机水平低的人在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于能力不足,容易灰心丧气,认为努力也不能带来相应的结果,容易产生无力感。[3]

习得性无力感会对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提供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和成就标准,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及时帮助和鼓励,使他们能够从成功的学习开始,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获得自我效能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2.改善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培养学习成就动机

正确的自我概念的标志是具有自尊心(self-esteem)。罗杰斯认为,自尊心是经由自我评价之后自我接纳(self-acceptance)时的自我价值感(self-worth)。[4]成就动机是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力求取得学习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成就动机是在通过胜任某些活动获得尊敬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5]

学业自我概念呈现出多维度的结构,与具体学科具有很强的对应性与各科学习成绩高低相关。但是学业自我概念并非完全是由学习成绩决定的,因此,单从提高学习成绩,期望显著改善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其效果可能并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和家长在评价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时都是以成绩比较为基础的,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成就动机在学业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成功是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学习的成功,体验到需要满足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才会形成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学校里,一方面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改变课题的难度使课题对学生的意义(即诱因值)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成就动机,尽可能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发挥特长和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是“有出息”的、是有所作为的,从而使他们培养起积极的自我概念。

3.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他与个体的自我概念有密切的关系。[3]例如,一个自我概念过高的学生,其自我效能感也会偏高,由于其自我认知失真,确立的学习目标不合实际,造成学习的挫败。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概念入手。教师应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设置切实的目标,让他们意识到只要投入适当的努力,就有可能获得成功,实现目标,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就感是形成正确自我概念的关键,正确的自我概念有助于提高自我分化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预期,设置挑战性的任务来实现。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任务应既具有挑战性的,也是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目标,才能有最佳的动机激发作用。在学生开始任务之前,教师应对完成任务的需要的策略加以训练。任务执行过程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修正错误,使学生相信他们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同样表扬学生时应关注的是他们自身的进步,而不是拿他们与其他人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注意到这些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将其固定强化,使学生相信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最终是可以成功的,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逐渐培养起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总之,提高学生的自我分化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有助于消除习得无助感,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会取得成功,形成较强的内在驱动力,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坚定的信念,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教育建议

既然自我分化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应设法地提高学习者的自我分化力。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应有所改变。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集体主义,亲子关系往往关注的是彼此的关系和归属而不注重个体的独立发展。由于家长处于权威地位,他们往往认为孩子永远长不大,因此事事替孩子做主,这样就容易导致孩子依赖和顺从父母,从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旦孩子将来离开家庭就容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家长应改变观念,凡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鼓励他们自己做主。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老师应积极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开展心理讲座,并辅以团体心理辅导。最后:在自身发展方面,自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理智地分析事情,既能够和他人保持亲密的人际关系又能够独立行事,可以建设性地吸取他人建议的同时,也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Bowen, M. Family therapy in clinical practice[R]. Northvale, NJ: Jason Aronson.

[2]Elizabeth A. Skowron & Thomas A. Schmitt. Assessing interpersonal fusion: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new DSI fusion with others subscale [J].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rapy. 2003,29(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J].心理科学,1997(4).

[5]布罗菲.路怡如 译.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