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音乐节奏的培养是听觉训练及音乐感觉培养的重要方面,本文针对音乐实践及学习音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节奏概念的分析及节奏听记的有意识培养,将节奏在听记过程中表象、意象、形象贯通与运用,逐步使学习者形成节奏听记的习惯无意识能力。

[关键词] 节奏 有意识培养 习惯无意识

关于节奏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时间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是通过特定的节拍以多样性的节奏变化和发展来描述社会或自然景观进行,随着音乐的发展,地域文化的进步,不同民族文化对音乐诸元素的冲击,新的节奏语汇不断出现,更加拓宽了节奏的表现领域。

节奏是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速度运动的,所有运动着的事物都具有节奏:如:四季交替、呼吸、心跳、万物的蒙生与衰落等等,无不体现出节奏的规律,音乐节奏的形成就是从这些丰富的生活节奏素材中提炼出来,并经过艺术化处理的音乐形式的表现。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它在音乐中具有特殊的魅力,节奏能表达丰富的情感,不同的节奏形态可表达不同的音乐风格、情感、内容。这一切都源于节奏的多样性、多变性,这也正是音乐节奏的魅力所在。

音乐节奏是音乐进行中体现音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的律动表现形式,是音乐发展的动力。构成音乐的主导因素是旋律,旋律是不能脱离节奏的,而节奏脱离旋律则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形式存在。如:打击乐作品《老虎磨牙》、《鸭子拌嘴》等,民间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锣鼓等,这些都说明节奏是音乐的独立要素,是旋律发展的表现形式。节奏对于听众的传播与感染力较其他音乐元素更为有力和直接,强烈的节奏表现力可以从情绪上感染那些完全听不懂旋律的人。

在音乐听觉训练中许多的困难与错误都与音乐中的节奏有关,音乐在发展,节奏语汇也在日益丰富,复杂节奏不断出现,都给节奏听记训练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运用科学的音乐心理学和思维方式有效地感知节奏、理解节奏、运用节奏,使学习者逐步形成对节奏的习惯无意识能力,是我们在教学研究中需探究的问题。在从事音乐活动的群体中,大多数都是从小开始接受音乐技能训练的,长期的训练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音乐听觉,但由于少儿阶段的心理与思维发展、感性多于理性局限,学习者对音高的反应能力要高与节奏的反应能力,特别是对节奏律动与名称对应的能力、节奏的听觉感应与音值整合的能力、声响与图像对应的能力方面就显得力不从心,音乐节奏的听记能力困难重重。因此,节奏听记也就成为听觉训练中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

习惯无意识思维在音乐实践中的作用

无意识这种心理现象的研究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莱布尼兹正式提出“无意识”这一概念,后经18世纪后期法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卡巴尼斯、19世纪费希纳等、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巴甫洛夫发展完善,最终弗洛伊德从波恩海姆的催眠术试验中(1889年)发现精神病患者表现出的无意识心理状态以后,建立了无意识心理学体系。无意识就是主体没有意识到的不知不觉的自然的一种潜在的心理活动。[1]习惯无意识是指在意识的驱使和指导下,对于某种心理或动作严格的规范和反复练习,最终达到高度熟练、高度自动化的无意识的表现状态。[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习惯无意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习惯无意识的音乐实践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任何一种完美的艺术实践都必须使技巧经过长期的运用自如地盘踞在大脑中,形成自己的习惯无意识思维定势及思维习惯,如:演奏家的双手在演奏时都会不加思索地熟练地触及乐器的各个部位,演奏时他们不会考虑是什么音、什么节奏,他们所考虑的是乐曲的情感内容,而手指就是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不同行业、不同学科都有各自的习惯定势,不同的思维习惯于定势,对于事物的看法和层面都各有不同。在节奏训练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定势尤为重要。

有意识识记是习惯无意识培养的前提

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要以有意识的培养为前提,没有有意识的培养就无法建立习惯无意识,有意识培养是主导。音乐实践过程中的习惯无意识,也是要在有意识的指导下强制的、多年的磨炼中培养起来,音乐节奏的培养也是如此,在其过程中我们要遵循科学地、有效地识记方法和思维方法,有效把握有意识培养,持之以恒、由浅入深是学习节奏听记的关键环节。

1.节奏信息的分类

曹理在《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一书中指出:“学习者在一个音乐学习情景中,各种感官接受刺激作用好比输入,通过感官转换成一定的神经传递信息,这些神经信息又经过神经系统的转换,使之能储存和被回忆起来,这种被会议起来的信息又再次被转换成另一类神经传递信息,这种转换的结果就是创作、表演、鉴赏等音乐时间活动,也就是输出。”[3]音乐节奏训练是音乐学习的一部分,它的认知过程是与之相同的。学习者在节奏感官刺激下形成的各种节奏信息,在提取时要想做到准确快捷,就必须建立节奏信息分类与框架。当刺激输入进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时,这些刺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编码过程。在编码过程中对复杂的信息要有分类和框架感,这样我们就可以有限的记忆空间储存更多的信息,便于我们在思维过程中提取。信息编码的方式对以后提取该信息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知觉有误、分类特征不清或形成的记忆痕迹与客观事物相差很远,那么,我们在提取信息时就会非常困难。譬如,头脑中的信息类似于图书馆里的藏书,如果图书堆放的毫无秩序,新书又源源不断地加进来,这样,要寻找某类藏书,要一本一本的查阅。如果藏书按分类放置,我们就垂手可得了。所以,引导学习者注重信息分类及编码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如常用节奏语汇中的分类:均分类、合拍类、附点类、切分类,复杂节奏语汇是在常用语汇的基础上运用连线、休止的方式变化产生的,因此分为连线类、休止类。建立有序的框架,在有序的信息框架中完成认知过程。建立起节奏信息框架不仅能加快学生的习者的认知进程,使其思路清晰的同时,也容易发现学习者判断误差的症结,便于纠错,解决问题。

2.建立节拍的框架感

传统音乐中的节奏首先是以均匀脉动为基础的,所谓均匀脉动就是音乐中的节奏组合按照某种强弱交替的规律——节拍来划分的。节拍是节奏的载体,不要将节拍看作单纯的强弱关系,节拍是我们体验各种节奏特点的参照体系。只有建立了各种节拍的律动状态、使自己的运动状态与节拍同步,才能更好地感知节奏的律动。各种节拍都有其律动的感觉与特点,偶数节拍平衡、有稳定感,奇数节拍则不稳定、具有动力感。建立良好的节拍感会使我们更好的分析、理解、把握节奏,与此同时,还要提示学习者注意体会小节线带给我们的跨越感与障碍感,甚至拍子与拍子间的跨越感,这些能力的形成对于准确地感知复杂节奏有很大的帮助。

3.节奏语汇的整体识别与律动感的培养

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认识的层面、切入点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节奏语言学习中,我们也要遵循语言学习的共性,都要历经简单的听、说、写,字、词、句、篇的过程,从每个音的时值准确到简单的组合,从局部到整体律动的把握,这一过程中包含了从感觉——表象——意象——形象的心理过程,感觉最为准确的节奏语汇、节奏律动,形成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级——表象,以表象作为材料进而形成思维结果——意象,通过书写形成形象。我国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竹》中说到分为“眼中有竹”、“胸中有竹”、“手中有竹”三个过程,“眼中有竹”实际上就是通过感觉、知觉在头脑中的留下的表象,“胸中有竹”就是在脑中构思成熟的意象,“手中有竹”则是将意象物化为作品的艺术形象,先生画竹的感受就是节奏听记心理反映的全过程,做到听中有看、看中有听。节奏的听觉感知、整理、形成图像这一过程要做到高度的自动化,每一环节都要畅通无阻。音乐节奏来源于人类语言的高低长短、阴阳顿挫、音乐节奏来源于生命运动,与人们的身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音乐节奏我们应该用身心去感觉、去体验。节奏是听不出来的,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体验到音乐节奏的韵律所在。达克罗兹认为“没有身体对节奏的感觉,就不可能感知音乐的节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我们稍作留意,就会看到演奏家们在表演中时而微微前倾、时而半蹲等,每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止不住的运动,是他们用身体投入到对节奏的感受,形成对音乐节奏韵律的完美表达。不同的节奏在反映出不同的运动内容的同时,也会带给人们身心及情绪的不同放映。例如:慢速均匀的节奏给人沉静、宁静的感受、快速的切分让人感到不安。后十六、前十六节奏给人兴奋的情绪。不同的节奏也都有各自的表现区域。音值大的节奏表现稳健、沉重、哀伤的情绪、音值小的节奏表现快乐、跳跃、急促、热烈的情绪、节奏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情感、节奏律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节奏律动可唤起我们身体上的各种反映,因此,掌握音乐节奏,必须全身心的去感受节奏律动,从音乐节奏律动带给我们身心的感受去认知节奏。

4.节奏速记

在节奏听记中,节奏的速记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速记是节奏听记过程中的听觉感知、信息整理的最后阶段,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记忆中最清晰的信息记录下来,是音乐听记中最为重要的能力,是音乐声响转化为图像的手段,是对大脑信息记忆的图像再现。记忆就伴随着遗忘,特别在听写较长的音乐材料过程中,首尾印象深刻,中间部分记忆难度较大。这是因为中间部分受到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者的不良影响。听记中,我们的听觉所接收到的声响的刺激,大脑会迅速转换为该信息的短时记忆,因此,速记的手段就是将转眼即逝的声响迅速的记录下来,使听觉始终能以最敏锐的状态接受新的信息。

节奏习惯无意识的形成

节奏听记习惯无意识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有意识训练、培养下形成的。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需要很长时期艰苦磨炼的历程。学习者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在训练过程中要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即便如此,仍会产生力不从心、反应迟钝、对节奏不熟练的现象,因此,要正视困难和失败。经过多年的学习、矢志训练,将音乐节奏的听记达到敏锐、准确、得心应手,形成节奏听记思维的定势,才有可能进入习惯无意识的自由王国。

参考文献:

[1]吕景运, 朱丰顺著.艺术心理学新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10,第二版.

[2]林华著.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0,第一版.

[3]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第一版.

[4]陈雅先著.视唱练耳教学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5,第一版.

[5]斯蒂芬.戴维斯著,宋瑾,柯杨等译著.音乐的意义与表现[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4,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