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在分析GIS专业理论课《区域分析与规划》的课程特点、存在问题等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面向GIS应用,探讨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 区域分析与规划 面向应用 教学改革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1102053)和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项目(YZKC1017)。

区域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和空间载体,是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主要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是一门体现区域地理研究的基础课程,也是国家高校地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所确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基础理论课程[1]。

GIS是一个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区域分析与规划》作为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区域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系统、综合、宏观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方式,树立区域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与此同时,也是拓展GIS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很多高校GIS教育中,由于《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很强,又缺少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强化应用[2],常导致学生感到该课程过于空洞和抽象,很难将所学区域理论与GIS专业应用相结合,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不改变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前提下,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GIS专业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是GIS专业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课程特点

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区域问题的交叉学科,目的是探寻一种更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分析,为区域政策制订、区域规划、区域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3]。由于区域科学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土地资源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目前在许多高校的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管理、资源环境科学等专业都开设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GIS专业开设这门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区域分析一般思路、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掌握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与程序;同时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区域观念和思维模式,掌握利用GIS技术认知、分析和研究区域问题的基本能力[1]。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性强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理论性较强。本课程在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技术支持等条件分析基础上,引入罗斯托、库兹涅兹等区域发展阶段理论;通过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等分工理论阐明区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和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源泉;通过分析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介绍增长极、核心—边缘、点—轴渐进扩散等多种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阐明合理的空间结构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配第—克拉克等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理论、各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理论等等。总体来看,本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2.内容丰富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较多。本课程从内容上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以区域分析为重点,主要对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经济社会背景、技术支持条件、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区域优势与分工和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详细介绍;下半部分主要讲解区域规划的主要理论,探讨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并就规划中的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与区域管制,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体系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3]。本课程的讲授内容是极其丰富的。

3.课时较少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课时较少。目前在强调“通识”、“通才”教育背景下,各高校增设了大量通识类基础课程,而专业基础课时则相应减少[4]。通过对一些高校的《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调查情况来看,此课程开设一般为32学时(2学分),在少量学校该课程课时可达40~48学时(2.5学分或3学分)。但总体上,相比其内容丰富、理论性强的特点,该课程的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缺少与GIS应用间的必要衔接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侧重区域理论与方法的学习,理论性较强,而GIS技术的优势和生命力在于其强大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目前在GIS专业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内容来介绍GIS技术怎样结合区域理论,分析、解决各种区域问题。例如,如何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如何利用GIS网络分析协助完成区域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规划等等,此方面内容通常在其他GIS理论及实践课程中也很少涉及。由于此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缺少与GIS技术应用之间必要的衔接,常导致学生在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分析;同时也会引起GIS专业学生对开设该门课程的必要性产生怀疑。这不仅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利用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

2.缺少实践环节,理论应用能力不足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丰富,从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到区域优势的形成,由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到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涉及自然资源开发、评价,人口与劳动力发展,技术扩散,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区域分工等方方面面内容。但该课程在许多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常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融会贯通,特别是缺少结合区域分析应用GIS技术的课程设计与实践。学生没有机会运用所学GIS技术解决区域问题,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应用、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这最终将导致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不利于创新型GIS人才的培养。

3.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很多院校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导,“说教”特点明显[1]。该模式的不足在于只重视教而忽视学,只重视向学生灌输而忽视学生参与,只重视记忆而忽视自主思维,只重视学生被动接受而忽视主动发现创新。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上述“GIS技术在区域分析中应用”等相关内容,由于是被动“填鸭”式接收,缺少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对学生思想触动较小,也很难达到启发学生,激发思维,使其掌握举一反三,提高发现、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

4.考核体系单一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已有教学考核模式中,一般采取以期末考试为主、课程考勤为辅的方式,体系过于单一、刻板,不能及时、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反馈学生真实的掌握情况,不利于教师合理调整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这种考核方式中,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作任何要求,这也不利于从外部环境营造氛围,驱动学生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5.教学辅助体系有待建立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GIS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发展更新很快。如何使学生能迅速了解区域分析中GIS应用的最新动态,构建何种教学辅助体系,也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提高GIS专业学生在区域研究领域中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十分有必要改革现有的《区域分析与规划》教学模式及方法体系。

教学改革探讨

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针对《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多、缺少实践环节,以及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改革与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内容极其丰富,在目前不断压缩教学课时的情况下,需明确教学重点,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优化。

首先,精炼和优化与其他课程相重叠的学习内容。本课程内容较多,共计十五章,全部讲授并不现实。因此,在明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基础上,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简化部分与其他课程重叠部分以及非重点内容。例如《区域分析与规划》与《自然资源学》常设为GIS专业的两门基础理论课程,在这两门课程中均有关于区域自然资源的教学内容,该部分内容在《自然资源学》中可进行详细讲解,而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中只简单介绍。此外,有关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城镇体系、生态环境等具体规划章节,也可结合案例分析简单介绍。其次,在精炼的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拓展,添加GIS技术在区域分析中应用的最新成果及研究动态,凸显专业特色与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

2.增加实践机会

为提高学生应用GIS解决区域问题的能力,在不增加课时又不影响实习效果的前提下,在GIS专业综合实习中,可适量融入区域分析的案例与设计内容,结合区域理论与方法开展GIS专业综合实习。这既能保证学生通过各种区域案例的实习达到熟练掌握各种GIS分析技术的目的,又能锻炼其在区域领域中应用GIS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区域理论应用实践的感性与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双赢的教学效果。

3.改进教学模式,拓宽学生专业视野

针对现行“说教”式教学模式的弊端,引入案例式、引导式、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符合本课程的教学新模式。由于本课程以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为主,如果仅采用“说教式”教学模式,其效果必然较差。主要原因有:第一,单纯的理论与方法讲述,内容枯燥、抽象,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第二,“说教”式教学方法,形式呆板、单一,不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本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GIS技术的区域应用案例、设置提问、组织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习视野,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最终增强其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能力。比如针对本门课程学习重点及社会热点,组织学生分小组对陕北神木、铜川等煤炭基地的区域优势分析、关中地区苹果产地环境评价等问题进行讨论,由教师引导将区域优势分析及资源评价理论与具体GIS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讨论与分析,强化学生对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效果。

4.完善课程考核体系

为了促使教改措施的顺利实施,从外部环境要求完善现有考核体系。如,将传统的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由3:7的比例调整为5:5或4:6,加大平时考核权重;此外,在平时考核过程中,建立包括主动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形式的考核体系,并提出合理的量化方法。既对理论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又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经验积累进行考核,从而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实际水平。把平时成绩融入考核体系中,减少理论考试所占比重,可有效降低考前突击现象的产生,同时也能从外部环境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5.建立教学辅助体系

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在课余时间,为了方便学生温习教学内容、紧密跟踪世界发展潮流、迅速了解区域分析中GIS应用的最新动态,还需延伸教学活动,构建包括网络课程、QQ群等即时交流平台在内的教学辅助体系,弥补课堂授课课时有限的不足。

结束语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提高GIS专业学生在区域分析中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需不断地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笔者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共同促进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仇方道.《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 2507-2509.

[2]施维克.区域规划概论教学方法改进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 2003,12(3):52-54.

[3]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陈旭,刘志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关系辨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