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瓦解,加快了社会管理体制向积极的、服务型社会管理的变革。社会结构的调整,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通过对同期发达国家等走出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比较,指出我国社会管理视角下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路径应以政府为主导、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发展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建立多元的社会支持体系。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大学生 就业 社会结构

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到公共治理的转变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协调干预、监督、控制为条件,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是以维护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规范和协调社会关系的活动。在计划经济时期,“单位制”是中国城镇社会基本的组织制度,社会管理是一种行政化的管理模式。随着改革深入,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瓦解,但社会管理体制却明显滞后,许多情况下我们仍然习惯于以行政化手段、行政命令进行社会管理。要实现并建立、健全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就要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功效,同时大力发展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

传统社会管理的特征之一是简单地强调社会控制和政府单一地分配社会资源。现代社会管理中,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更大范围的社会公众一起构成公共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社会管理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

第一,从消极被动的社会管理到积极社会管理。以往人们把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误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而大学毕业生不包分配被许多人认为就是放权或“甩包袱”。积极的社会管理则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建设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更好的社会为目标。公平正义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实现途径。健全社会机制是积极社会管理的关键。

第二,从政府主导的社会管理到多主体的社会管理。一般来说,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二是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而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干预与协调、非政府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妥善处理好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倡导政社合作,实现多元共治,协调利益关系,应对社会风险,重建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管理在体制、机制和目标方面的创新之举。

第三,从管制型社会管理到服务型社会管理。计划经济靠以强制、限制和控制为特征的政府管制来完成大学生就业计划,其结果是牺牲了个体的自由、组织的自主性和社会的创造活力。与之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实行的是计划分配模式。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要靠个体的自由、组织的自主和社会的创造活力来维系。在大学生就业领域我们开始逐步放开,实行了从“计划分配”到“双向选择”再到“自主择业”模式的转变。因为如果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管制的方式来从事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必将限制大学生个体自由、势必窒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管理需要回归服从和服务于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管制不是目的,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服务才是目的。应当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政府管制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的适宜性,凡是背离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的方式手段和规章制度都应当加以摈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实现大学生就业的科学管理,促进社会发展,应当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社会结构调整:

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

社会结构及其社会三大部门的构成状况及相互关系对社会管理具有前提性意义。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管理是各类组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行为有计划、有目的的服务、指导、协调和约束。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构成了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的基本背景和结构性前提。

1.产业结构升级与大学毕业生就业

伴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过程对大学生就业意义在于:现代经济发展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更加多样和复杂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形成。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意味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扩展从而导致职业层级的发展及大学的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和机制的改变,使得原本一个两分的结构日益转变为“三极化”的结构:白领阶层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现代社会中成长最快的一个阶层。在此意义上,大学生就业得益并依赖于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

就业结构是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产业结构的特征是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升级是大学生就业最基本的决定性的背景变量。最新的发展趋势显示,现代服务业中信息产业的比重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的新的衡量标志。现代服务业对高层次技术人才需求的增长是稳定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大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现代服务业各领域。国外研究表明,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产业难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以美国为例,从1900 年到1980 年,美国经济发生了两次结构性变化:一是向服务业的转化,二是公共部门作为就业的主要领域而发展起来。

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其中产业链定位失误又是关键所在。有学者认为: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是我们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现代服务业不发达。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将对经济转型产生积极的催化作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在加速、社会在转型,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比如信息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而能源环保方面专业人员队伍的形成将推动低碳产业的繁荣。在体制转轨、调整过程中,如何减少转型中的磨合对就业形势的冲击,控制失业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技能结构和新型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匹配,是大学生就业社会管理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变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力量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和应用通过分工不断专业化和重组,制造了差异化的职业机会和职位结构。例如,在我国作为先进技术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就提供了大量全新的就业机会和资源。在2002——2005年间就业人数就增长了3倍,“如果把与信息技术相关服务领域计算在内,信息技术应用及相关的从业人数将会是仅次于纺织业的重要工业领域”。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及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国社会职业结构的重要变化是整个职业结构中处于较高层次的职业类型所占比重逐步上升。贝尔在描述美国社会的中结构性变化时指出:“今日社会上一个重要的职业类别是专业与技术人员。最近几十年来,这个类别的增长把所有其他重要的职业集团都远远抛在了后边。这一类工人的数目从1890 年的不到100 万人增长到1968 年的1030 万人。在这个类别内部,最大的集团是教员(200 多万);第二个最大的集团是专业保健人员(约200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约140万);工程与科学技术员(约90万)。”米尔斯指出:大众教育也是新兴中产阶级职业兴起的一个主要社会条件,因为这些职业需要教育系统提供的技能。与这一过程相同,我国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正在从以从事直接操作型职业为主的结构,逐渐演变为以从事专业技术、管理、销售、办公室工作为主体的结构。”

2.教育结构变革与大学生就业

大众化高等教育对教育结构的变革的挑战是教育系统功能的分化。尽管有许多关于毕业生失业的议论,但是人们仍然清醒地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能够大大增加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安全感以及高薪工作的机会。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得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即在考虑到性别和种族这类变量之后,个人一生的平均收入同他们具有的教育水平正相关。但是在全国就业市场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发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情况,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由于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国家都经历了异常迅速的环境变化。但教育系统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速度却过于缓慢,由此而产生的教育系统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高等教育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才能较好地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功能和效益。大学要认识到,在新社会中,教育的意义已经从地位和政治领域转向经济和职业领域。在白领生活及其成功模式中,个人生涯中教育所占的比例成了决定他整个职业命运的关键因素。高等教育不仅仅只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建设发展的力量。对于大学来说,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是否协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直接因素。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应尽量随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

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只有当社会的职业需求不断向教育提出要求时,教育才能作为成功的手段起作用。大学的变革要将学位、学科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根据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人才金字塔形的需求规律,调整学历教育的结构,压缩高层次人才博士硕士比例,提高培养质量,扩大本科教育中工科学生的比例,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扩大专科教育比例。以日本为例,二战后,教育的主要目标变成了发展一切个人的潜在能力,战后的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已经完全成为从属于大企业的需要。大学所作的完全是按照企业的先后次序来给予知识上的指导,大多数学生仅仅是为了被一个高级的大企业雇佣而学习。结果,拥有学生最多的学院是那些工程、经济和企业管理学院。麦可思研究院获取的数据也表明:2008届工学各专业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依次是管理学(89%)和经济学(88%)。2010届工学各专业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3.3%,依次是管理学(92.3%)和经济学(91.3%)。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路径

1.以政府为主导、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加大对就业资源的投入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重要的资源保证

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分割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不平衡,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无序发展。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较高的工作转换成本,使大学生羁留在城市;但城里的用人单位却因过高的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而不能吸收更多的大学生,由此产生了矛盾。

《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211”院校是22%,非“211”本科院校是33%。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更是达到34%。根据如此高比例的离职率推断,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灵活就业占的比重逐步提高。这已经形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缓冲带。大学生对于自己的第一次就业,其实是严重不满意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仅仅是一种仓促的、无奈的临时性、生存性就业,就业劳动关系形态处于不稳定状态。

社会政策是政府干预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就业培训是在政府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的,培训经费也由政府提供。在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需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同时还应保障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促进保障就业机会平等的机制的实现。只有出现一个规范的劳动力市场,才是一种公平的、利益博弈的制度安排。

2.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社会组织既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应有之义,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随着单位制的解体,社会对公共服务需求却在断提高,各类新型组织不断涌现。首先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大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次是协调政府与公众及各类经济组织利益的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再次是适应公民社会发育的各类公共服务组织不断涌现。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为一些新经济和社会力量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社区服务的需求大大增加,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愈加突显。很多社区服务机构承担着许多种服务功能,但所需的人力资源却相对匮乏。专业化的社区工作需要有相当文化水平的人去从事工作。社会组织的转型与创新是实现就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平均每100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现代社会组织是工业化、城市化中一支重要的整合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截至2008 年底中国相当于每3115人有一个社会组织,与工业化国家相差30多倍。大力发展民间非营利社会组织,将会形成新的就业资源积聚。

20世纪90年代,美国某大学展开了一项规模宏大的非营利部门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2个国家中,非营利部门平均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各国总就业的比例在4.8%左右,非营利部门的支出规模占GDP的4.6%左右。而在发达国家,非营利部门的贡献就更大,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3.以社会建设为中心,适时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是规避就业风险的主要途径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引起周期性,而现实有相对滞后性,这更需要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管理者对其发展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大学生存环境面临着急剧而且有些混乱的变化;传统知识领域不断分化改组,科技更新速度不断加快,迫使大学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拓宽教学内容,发展交叉学科和专业,合理安排不同学科、专业的分布与招生规模,将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调整专业结构是必然趋势,当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规模适应了市场需求时,才能有效地规避就业风险,减少教育资源浪费,提高办学效率和竞争力。集中资源办好有优势和效益的专业、不搞小而全的发展战略,以让大学轻装上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积极发展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建立多级教育阶梯,各自通向职业等级体系的不同层次。鼓励大学生创业,满足创业大学生要求的职业培训,创造适合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以日本为例,日本产品的70、80年代大量打入国际市场,是技术改进和高技能人才培训的结果。从韩国的经验看,在1979年到1984 年的5年间,韩国大学的学生数从30多万增加到120多万,增长约4 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但由于体制不合理,教育质量不高,许多大学毕业生依旧找不到工作。为此,韩国继续加强大学职能的分化和专业化,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尖子大学,加速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大学与职业社会的联系。印度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也采取了措施:加大对大学的压力,同时使中等教育阶段有效的职业化,取消大多数与学位联系的职业,改变以学位作为获得相应工作资格的状况。

我国大学的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为少数人提供服务的精英教育,成长到融于各行各业的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就业困境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本身和社会基础深层次的矛盾。其深层动因来自社会结构的转型,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等多方面变化影响的结果。改善社会管理就是要突出社会的中心地位,减少政府对教育的过多行政化干预,避免市场对教育的过度冲击和侵袭。通过积极主动的学科调整和专业调整,将能使高校与大学生在就业风险的规避上赢得主动,提高就业的稳定预期。

4.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组织、政府、社会多元一体的支持体系

社会结构的转型意味着需要对社会的再组织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支持只能通过高校或政府主管部门实现。就业体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使大学生求职的渠道多样化了。但是与劳动力市场相配套的就业支持网络还很不健全。据调查,大学组织的招聘会是大学毕业生所接受的最主要求职服务方式。大学生就业依靠亲朋好友等非正式网络的仍占相当比例。因而必须重建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体系。现代社会管理既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并依法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调节的过程,也是社会自我服务并且依据法律和道德进行自我规范和调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是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对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的合作管理与资源整合。要求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破除学生流动就业的障碍政策。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管理人才的就业信息网络,搭建连接毕业和就业之间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米尔斯.杨小东等译.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贝尔.高銛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商务印书馆,1984.

[3]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5]孙立平.走向积极的社会管理[J].社会学研究,2011,4.

[6]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科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