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传统美学十分重视艺术形象的内在神韵表达,双林寺彩塑从塑造动态、体积结构到色彩绘制均体现了这一艺术观念的影响,其不仅雕塑造型准确,内容丰富,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色彩元素塑造艺术形象,而且在吸收并继承的基础上具有自身的特色,使独特的“神韵”艺术观念在彩塑中表现得极其充分,为我们展现了彩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双林寺 彩塑 雕塑动态 神韵

彩塑作为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传统雕塑艺术形式之一,运用雕塑与彩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人物、动物等形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尤其魏晋、隋唐之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其在佛教寺院之中大量出现,成为宗教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山西平遥的双林寺彩塑艺术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双林寺始建于北魏,前后三进院落,历代多有修缮,现存彩塑为明代制作,遍布其殿宇之中的大小彩塑人物、动物、山石植物、建筑等据统计有两千多件。这些彩塑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雕塑造型准确,塑造精良,彩绘十分精彩,且大部保存完好,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对“神韵”艺术观念的具体表现留下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双林寺彩塑对表现艺术形象“神韵”的重视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整体雕塑结构语言的合理夸张运用,而且在各个细节局部精雕细琢,因此人物形神兼备,跃然而出,尤其在雕塑动态、人物面部刻画及彩绘结合上的特点特别突出,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强调动态塑造神采飞扬的人物形象

双林寺的整体布局无论是建筑还是彩塑均是按照佛教法式经过精心设计和布置的,因此伽蓝殿、菩萨殿、罗汉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之中的彩塑也大都遵循佛教雕塑形式塑造,以正中的主像与罗列环绕周围的副像为主要形式。主像包括释迦佛、菩萨,此类彩塑因需严格按照宗教度量经仪轨塑造,因此动态比较单一规范,相比较而言,副像中的天王、力士、金刚、罗汉等则更能体现出自由发挥的状态,人物的塑造神情生动,气韵饱满。

中国传统美学十分重视神韵的表达,针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寺庙宗教雕塑形象同样追求气韵生动,以通过满足欣赏者的心理期望需求达到宣扬宗教的目的。双林寺彩塑之中的天王、力士,是佛教中的重要护法神,为取得驱邪镇魔的艺术效果,往往塑造得威猛、气势逼人,伽蓝殿的力士、天王以及菩萨殿的韦陀像在神韵方面表现得即十分突出而有特色,形象地体现了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引用顾恺之“鬼神人物有生动之可状,须神韵而后全,若气韵不周,空陈形似,谓非妙也”的艺术思想。

首先,观双林寺天王、韦陀彩塑,为了突出人物的所谓神性,同时又要兼顾现实生活的欣赏性,特别注重对人物动态的变化把握,以人物的动态最大化,强调神态气势。如菩萨殿的韦陀扭头转胯,头颈胸扭动达到人物结构的最大极限,头部的转动与胸腹形成强烈的空间感,拉大了人体结构的层次,突出了挺胸收腹威猛、逼人的动势,加之披盔贯甲,飘带飞扬,突出了神性,现实与想像相结合,在气势上给人以器宇轩昂、气质饱满、神情兼备的视觉感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其次,为使人物生动传神,采用了舒展人体结构的方法,尤其是躯体四肢大跨度的伸展,夸张动作幅度,特色鲜明。伽蓝殿的力士高达三米,在殿门门廊下左右对置,虽然采用的是常见的坐姿,但均一腿前伸,一腿盘曲,左右伸展的双臂分别持宝杵法器,强调动态转折的同时,特别将四肢完全展开,在狭小的廊檐下以求占有填塞空间,不仅没有显得拥挤,反而使坦身露腹、双目睚眦突出的人物形象威猛不可一世,生机勃勃的艺术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

雕塑艺术是通过具体空间造型表现形象的艺术,形与神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双林寺在人物动态方面的塑造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形神元素的重视与独特表现。

静中寓动对人物神韵的塑造把握

雕塑是静态的艺术,最擅长通过一个特定的动态瞬间表现人物的神情状貌及事态过程,在双林寺彩塑中,除了有像韦陀、力士等这样以大的动态造型表现的人物,还有很多以静态为主的形象,如罗汉殿的彩塑罗汉,大雄宝殿的渡海观音等,在表现神韵方面同样突出,其以静中寓动的手法表现突出人物的神韵同样是双林寺彩塑的一大特色。

观音在佛教造像中有着特殊的动态规范。双林寺大雄宝殿塑造的渡海观音,虽然采用的是宋明之后常见的世俗自由的自在观音姿态,但基本没有超出规范的个人发挥,但是,为了突出人物,显示内涵主题,避免静态的形象给人呆板和单调的感觉,在塑造时特别强化了人物背景中的海水波涛,十分细腻地塑造了水波的翻转起伏,规律的造型形式,互相穿插的曲线,使得在仅有几平方大小的壁面上,出现了海水波涛汹涌,场面宏大的效果,至此静与动互相对比,突出了静态的人物形象,也使观音的镇定、从容在一动一静中,神情凸显,从背景入手使人物的神韵也间接的得以展示,成为静中寓动的范例。

双林寺彩塑静中寓动的成功例子还表现在罗汉造像上。罗汉由于其特殊身份,在塑造时往往没有十分剧烈的动态,为了突破动态的静态单一,表现出人物性格的生动性,其特点是突出面部形象特征,以点带面,因此罗汉面部往往塑造得极为精到,特别是哑罗汉的塑造非常精彩。

哑罗汉为一常见的打坐静思姿态,由于服饰的遮盖,躯干部分显得浑然一体并无突出的转折变化,但为了表现人物的神韵,则另辟蹊径,转而着重刻画人物的双目,瞳仁有意识地转向一侧,从细微处引导观者的视线也随之移动,无形中扩大了雕塑的空间,以小见大也给人更多的联想,这一精妙的塑造,无疑极好地体现了“二目乃日月之精,最要传其生动”,[1]“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艺术表现思想。[2]以哑罗汉为代表的双林寺彩塑对眼神的特殊塑造,使得其人物的神韵感突出于形象的外在塑造,人物的精神内涵得到了深化。针对观音与罗汉,双林寺彩塑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方式表现人物的神韵特征,使得其不仅造型上更加多样化,也使形神特点更加突出,表现了其宗教内涵之外的生动世俗的一面,成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重视神韵的最佳写照。

塑与绘相辅相成传达神情气质之妙

塑绘结合是中国传统彩塑艺术的重要特点,塑造建立起了人物形象的空间结构,动态体积,而彩绘则参照现实生活体现人物的色彩直观特征。双林寺彩塑的彩绘体现了“以形写形,以色貌色”[3]的特点,然而,其又不拘泥于简单的对生活本色的照搬照抄,而是针对不同的人物,强调突出色彩的表现特色,使形与色相紧密结合,强化人物的神情韵味。

罗汉殿的病罗汉和菩萨殿的力士体现得最为突出。前者能够充分仔细地观察不同身体状况下的人物肤色特点,大量运用灰白色为色彩主调,结合佝身持杖的动态造型,表现身体虚弱的人物精神状态,使人物的神情特点得以突出出来,色彩的运用既合情合理又一针见血。后者则对色彩的运用,更在忠实生活的基础上,大胆地加以夸张,凸显了色彩对表现人物神韵的作用。这件等人大小的力士,挺胸跨腿,头部剧烈扭向一侧,怒目张口,为使威猛、强悍的神情内涵更加强烈,在彩绘上首先色彩种类以红、蓝、黑色系为主色,与色彩丰富艳丽的菩萨主像形成反差,色彩虽少但给人以稳定沉稳感,反衬出人物的坚实雄健。其次,人物的面部及四肢肤色除理色彩运用特别独到,将现实生活中人物表现出愤怒时的肤色变化加以进一步强调,以暗红色进行统一,既具有现实的基础,又“夸而有节,饰而不诬”[4],使人物血脉偾张,振臂怒视的神态充分表现出来,色彩与饱满的肌肉、夸张的动态相结合,极大地突出了人物的神韵内涵,不仅体现了其驱邪镇魔的心理感受,而且在视觉上也更加真实生动,使运用色彩突出人物神韵的作用达到了最佳状态。

结 语

关注人物形象的内在“神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核心,两汉《淮南子》即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之说,这一思想在魏晋时期则进一步被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现实生活中的人不看重其形而重视其精神风貌评价,在视觉艺术的绘画、雕塑上追求对人物形象的神韵表现尤其突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神韵”艺术观念,谢赫《古画品录》提出的著名“六法”论,“气韵生动”被列为第一,隋唐之后“意得神传,笔精形似”,[5]“将军善画盖有神”[6]的论述更是将“神韵”在艺术表现中的地位得以强化。双林寺彩塑对此是一脉相承的,从塑造动态、体积结构到色彩绘制均体现了这一艺术观念的影响,不仅如此,双林寺彩塑在表现神韵观念上又有其本身的表现特色,正如体现在诸如韦陀、力士、菩萨、罗汉等等彩塑形象上对动态的强调塑造,对静与动的灵活运用,以及来源于生活基础上的色彩夸张,都为我们展现了彩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为我们吸收利用传统艺术的精华创造了典范。

参考文献:

[1]丁皋.写真秘诀.

[2]晋书·顾恺之传.

[3]宗炳.画山水序.

[4]刘勰.文心雕龙·夸饰篇.

[5]张九龄.宋使君写真图赞并序.

[6]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