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汉语因素干扰而形成的英语表达被称为中式英语(Chinglish)或中国英语。中式英语(Chinglish)不同于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在规范英语的基础上,为了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和现象所采用的一种英语变体,是标准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相结合的产物,能更清楚地准确表达中国特色的文化。中国英语有自己的优势:翻译方式灵活多样、表意准确。因而在中国人的英语写作和宣传资料中,尤其是在英译的政论文章中非常常见,也为英美人所接受,而中式英语(Chinglish)指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习惯的英语。中式英语(Chinglish)可以说是一个中国特有的英语词汇,是由Chinese和English 两词组合而成,意指中国式的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不符合英语语言表达规律和习惯的英语,说者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以及词汇的选择和搭配都是汉语式的,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的特色,是死搬硬套、逐字逐句机械翻译的结果。中式英语既不属于汉语语系也不属于英语语系,是中国人在习得英语的某个阶段,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影响,自己创造的带有汉语语言文化烙印的特殊语言体系。中式英语,是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存在差异的结果。是不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的。

中式英语由于表达的不规范而晦涩难懂,容易令人产生误解,有时会让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下面是一些笔者在日常生活所见到的英语翻译:“天海超市”译作 “supermarket sky sea”;“哪里哪里”译作“where where”; “彼此彼此”译作“you me, you me”最让人崩溃的是下面一些句子的翻译:“你有种,我要给你点颜色瞧瞧”译作“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人山人海”译作“People mountain and people sea”;“咱俩谁跟谁?”译作“We two who and who?”。而至于中餐菜谱中的翻译错误更是捧腹,如 “夫妻肺片”“Man and Wife lung slice(切夫妻的肺)”; “童子鸡”被一些人翻译成了 “Chicken without Sexual Life”(没有性生活的鸡)。中式英语带给外国人的首先是搞笑效果。好像只要不影响交际,问题也不是太大。我们也就将错就错吧。语言这东西本来就没有定式,讲的人多了,错的也便成了对的。何况这些可笑的中式英语菜谱对外国客人还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有多少外国友人在找机会品尝那 “宫殿保护下的鸡”(palace protect chicken宫保鸡丁)和“陌生的鱼”( strange fish 生鱼片)呢?

然而,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的,由于误解引起的笑话还是越少有好,能正确传达思想是对语言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英语学习不受或少受汉语因素的影响呢?我们先分析一下汉语干扰英语学习的因素,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学习地道英语的方法。

首先,中式英语的形成是中英思维方式不同引起的。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思维方式的差异必定导致到达方式的差异。因此,语言学习不仅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了解与掌握的过程,又是思维方式的培养形成过程,尤其是外语学习。而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向另一种文字的转化,同时还表现为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就英汉语言来说,我们汉语是整体思维,而英语是个体思维,英汉逻辑思维顺序不一样。因此,我们很多人虽然已经学了十多年的英语,也积累了大量的词汇及用法,并且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可还是不能用英语自如的表达。其根本原因就是不会用英语思维,英语语感太差,受中式思维影响太深。因而说出的英语仍然带有中文语音、语法的特色。

例如: 我很喜欢这本书。

按照汉语思维习惯,你会翻译成: I very like this book.而地道的翻译会是: I like this book very much.再给个例子: 我家有三口人。按照汉语思维习惯,你会翻译成:our family has three people.而地道的翻译会是::There are three people in our family.以上例句中的中式英语都是受汉语思维方式影响的产物,是字对字翻译过来的结果。

其次,文化差异是中式英语产生的另一原因。一般来说,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语言总是受到文化的影响,像镜子一样,始终反映着一个民族 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大多数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它是人们交流的必要工具,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的思考的纪录及传播他们民族文化的媒体。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语言体系。某些语言现象是某种特定历史文化的特定产物,在其他文化中是不存在的。有些中式英语虽符合英语语法但不符合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习惯,如:旧时的中国很穷,人们缺少粮食,因此人们往往见面以后就会问候“吃了没?”而如果在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时问候“have you eaten yet?”就会被误解为你在邀请对方共同进餐。中国人在告别前为了表示诚意会再三挽留:(stay longer),这会让英语本族语者很为难。另外,为避免谈话结束地太唐突,我们有时会说一些如“以后继续努力(I hope that you could work harder than before)”,“多注意身体(pay attention to your health)”之类的话语以表示鼓励关怀,但这在英语本族语者,却是说话人在暗示自己以前工作不够努力,认为自己不够健康。往往会导致谈话不欢而散。另外,中国人在客人离开之前都会习惯性地说一些如:“请留步”或“请走好”这样的客气话。但直译成英语stay here, please 或walk well, please 这样的英语语言在英语本族语者听起看来是匪夷所思,非常可笑的。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仅仅学好英语语言词汇和语法是远远不够的,缺乏对英语社会传统文化的了解也会产生中式英语的。

成语,俚语及谚语都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中式英语也常常会出现在对成语、谚语与俚语的翻译中。例如“说曹操,曹操就到”,按照汉语习惯,我们可能会翻译成:Cao cao will surely appear when we mention him.这样的翻译对中国读者也许容易理解,但对英语国家的人民就不知所云了。而如果对中英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就会发现英语谚语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is sure to appear同汉语谚语“说曹操,曹操就到”意义非常相近,对英语国家的读者和汉语读者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

语言语系的不同也是引起中式英语的很重要的原因。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分支,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二者在语法,词汇和结构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汉语注重文采,往往不惜笔墨通过反复强调以加深所表达的意思,而英语主张简洁,强调开门见山。例如:人事部(personnel).我们很多学习者会根据汉语习惯翻译为 ministry of personnel。书房(study),按汉语思维有人就会翻译成study room。在句式方面,英语限定关系从句的位置在所修饰中心词的右边;而汉语中各个修饰成分在中心词的左边。也就是说汉语倾向于修饰成分前置,因此在语篇内句子简短,单句偏多。而英语崇尚平实;喜欢用委婉含蓄的句式陈述观点。因此多复合句,句子较长。例如:他是个爱学英语的小姑娘。英语翻译过来应为:She is a little girl who likes study.。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差异重视不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移植汉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去填补英语的语法结构和文化结构,因而在学习者的语言输出中出现了许多“中式英语”的现象。

那么。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怎样才能杜绝中式英语的影响呢?

培养英语语感即英语思维模式

要有效的克服母语干扰。说一口地道的英语,就应学会用英语思维,培养语感。美国心理语言学家和教学法专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为:输入——过滤——吸收——组织——监控——输出。因此,为了避免把汉语的语法、句型等生搬硬套到英语中去,学习者必须寻找途径培养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广泛阅读英语文章,多听英文广播,如英国BBC及美国VOA,多看英文频道的各种节目,积累地道的表达。学习者在选择阅读及听说材料时,最好应该选择一些符合真实生活的英美作品,可以说这些作品是了解其社会文化背景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缺乏英语语言环境是最大的弊端,而阅读是语言输入的最佳途径。阅读不仅能加深理解和积累知识,帮助拓展我们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接触和熟悉地道英语的语法结构及表达的逻辑顺序,帮助学生熟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克服汉语思维方式的负迁移,学会用地道的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机会和条件的话多和以英文为母语的人交谈,学习他们地道的发音和应对不同的语言环境所用的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要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及其不同表达方式。并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从而找到英汉两种文化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敏感性,并善于发现总结其特点。克服母语负迁移心理,逐步养成学生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多记一些地道的、常用的表达方式,多注意东西方人在遣词造句上的不同。同时,背诵一些常用的名言警句,以便在英语写作和翻译中恰当地应用。如:Jack is a green hand at teaching. (杰克教书没有经验)这里“green hand”意思是“生手”、“没有经验”,而不是“绿色的手”之意。England是个岛国,船是重要交通工具,为保养船只,常用绿色油漆来漆船。不熟练的油漆工工作时常会双手沾满油漆,“green hand”之意就由此而来。又如:you should not tell Smith this secret for he is a big mouth. (你不应把这消息告诉斯密斯,他总是多嘴多舌的。)“a big mouth ”是“多嘴多舌,爱说话”之意,而非“大嘴巴”的意思。只有了解西方文化,才能正确懂得这样的表达方法。

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

中式英语作为一种中介语,是既不同于汉语也不同于英语的学习者自己的语言体系。任何外语学习都是一个开动脑筋的积极创造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不断应对周边的语言环境和新生的英语表达,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下,系统地合理地克服各种不利因素,逐渐向着目标语靠近。在这一摸索创造过程中,偏误是在所难免的,学习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出错和检测来缓慢地稳步地向正规的,地道的英语靠近,并逐渐掌握。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其母语和文化意识已经根深蒂固了,因而常常会在不经意地将其应用于英语学习,以致造成中式英语。我们从事英语教育的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各式中式英语进行分析和总结,帮助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此外,教师也应加强对学生语法知识的传授,鼓励他们积累地道的表达,并通过不同方式向学生介绍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我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英语学习者克服中式英语的障碍就指日可待了。